第七十一章 让战火烧得更猛烈些吧【1 / 3】

李纲不愧是曾经的主战派一哥,虎老雄风在。

一到潭州,境内的盗贼平的平、降的降、散的散,步谅、王进、王浚等老大难问题都很容易地搞定了。

不过李纲的报捷文书刚到赵构的案头,言官的弹劾也准时地到了。

李纲这样的忠直之臣还有什么好弹劾的?

言官可不管这些,反正老子干的就是鸡蛋里挑骨头,捕风捉影的事,即使冤枉好人也挨不了板子。

而且朝廷都搞摊派下任务呢,每个月不搞个一两件事情就是尸位素餐,反而是失职。

弹劾李纲的罪状都是些捕风捉影危言耸听的事情。

说什么李纲的群众基础很好,在老百姓当中的威望很高,“军民独知有纲,不知有陛下,知有宣抚司,不知有朝廷”,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了呢,李纲是要拥兵自重,陛下可要注点意啊。

赵构打心里也不喜李纲,要不然也不会把他一家老小都贬到海南岛去。

现在既然有言官弹劾,那不管是不是确有其事,先打几板子再说。所以赵构就顺水推舟,罢免了李纲,离命李纲讨杨太仅仅过了二十天。

在李纲罢职后的第十天,赵构也最终下决心罢免张浚,而以知夔州卢法原(卢知原的弟弟)为川陕宣抚处置副使,与王似同治司事。

张浚接到了朝廷对王似的任命时,心中虽然不安,不过他并不确定赵构是否真有罢免自己打算,所以他给赵构上了一道奏疏,请求赵构解除自己的兵权,并反对王似为川陕宣抚副使。

结果张浚的上疏引起了吕颐浩的不快,你张浚在关陕三年,连个屁名堂都没有搞出来,反而把大半家当都给败了,现在还好意思对别人说三道四?

别人不能任,就只能让你继续占着茅坑不拉屎?更何况王似是老子推荐的人选,你说他不行,就等于说我不行。

赵构本来有些犹豫,结果吕颐浩找了个机会又给张浚穿了一次小鞋。而朱胜非也三天两头在赵构面前说他的不是,一来二去,赵构最终还是决定罢免张浚。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