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的面子(2)

《灯下隋朝》转载请注明来源:151看书网151kanshu.com

领导的面子(2)

杨广不是那种单纯发号施令的人,他又开始了马不停蹄地督查和巡视。有人把杨广下江南说成是单纯的游玩,那就有点过于贬低老杨了。实际上,这是国家元首为强化国家权力而进行的有计划的巡察。有人统计过,从他第一次南巡算起,到之后的十四年,杨广待在宫中的时间,前后加在一起也只有短短的四年,其余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巡游的路上。他南下苏杭,北入大漠,远赴涿郡,亲临青海……这其中还要不断地处理各种军国大事,关注各地的工程进展,发布各种诏命等等。从勤政的角度考量,杨广也许可以评得上国家级的“先进工作者”或者“劳动模范”。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他所做的一切并不全是为国家考虑,也不是为天下万民谋取福利。有相当大的成分是为了满足自己:满足自己的权欲,满足自己的贪心,满足自己的无穷无尽的意愿。他是一个享乐主义者,权力对他来讲就是保证他享乐的工具。作为一个诗人,他有着复杂、敏感的心灵,同时他也有着最浪漫的想法和最浩瀚的欲望。

他喜欢追求形式,讲究排场。

他不喜欢搞什么微服私访,虽然他也微服过,但他更喜欢出巡时候几万人前呼后拥,而且还要带着数量庞大的军队。他喜欢端坐在高大坚固而又富丽堂皇的辇车中,俯视道路两旁成千上万跪伏于地的官吏和百姓。

没有这种排场,就不能显示帝王的权力;没有这种形式,就不能显示天朝的威严。

他不仅仅满足于让自己的臣民崇拜,他还想把帝国的声威传播到更为辽远的地方。

六一零年正月,诸藩国的元首以及部落酋长应约在洛阳聚集。

十五这天,在端门街上,朝廷组织了各种戏剧表演。场面恢宏,气势磅礴。书上记载:“戏场周围五千步,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飞巨万,自是岁以为常。”

我们前面说了,杨广是一个很讲面子的人,这些规模宏大的表演其实也是为了炫耀自我的面子工程。不单如此,为了充分显示帝国的富庶与繁华,杨广还命令对沿街的店面都要进行豪华装修,使其看上去整齐划一,并且还把树木都缠上丝绸,又“盛设帷帐,珍货充积,人物华盛,卖菜这也藉以龙须席”。更有甚者,杨广还规定这些国家的代表团进入酒店之后,可以任意吃喝,醉饱而散,分文不收。

谁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那是因为你没有到伟大的中国来,没有到杨广治下的大隋来。

杨广想用这种慷慨的方式来证明大隋的富足,让外国人对自己刮目相看。

但他们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虽然书上有“胡客皆惊欢”的记载,但还是有人看出了问题。其中就有一个使者对丝帛缠树的做法提出了质疑:中国也有穷人,他们衣不遮体,为什么不发给他们丝帛呢?缠树干什么呢?

问题一出,在场的大隋官员面面相觑,不能回答。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天命在我》【顶点中文网】《不可以离婚》【腐趣阁】《乌龙山修行笔记》【千趣阁】《普通人,但传说级马甲》《我是一颗武装卫星》《带着超市大逃亡》《泰昌大明

安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51看书网151kansh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