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151看书网】地址:151kanshu.com
第二千四百三十六章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金銮殿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是一脸懵。也许,皇上和苏放可以伪造王孝儒一人的家书。可是他们却无法伪造,那么多大儒的家书。况且。王孝儒和大儒们,又不是死了。如此拙劣的谎言,一旦他们从南洋回来,就会被轻易戳穿!皇上岂会拿着自己的名声,去做这种无谓之事?也就是说。包括王孝儒在内,所有的书信都是真的。南洋的物产,比他们想象中的更加丰富。问题是。就算南洋物产丰富,他们吃得饱穿得暖,那里毕竟是异国他乡。夜深人静之际,哪怕王孝儒是圣人,也难免有思乡之情,难免会觉得无聊苦闷。不光是王致远,包括诸葛云在内,也都很诧异。南洋再好,也不是家乡。王孝儒为什么说出乐不思夏这种话?秦昊看出众人的疑惑,笑道:“苏放,你来给他们解释清楚,免得一直误会朕。”
苏放点了点头,开口道:“其实,很简单!因为,王孝儒在内的大儒,在南洋,被各国国主都奉为座上宾,尊为老师!”
“他们的学说,在大夏朝堂上,难免会遭到质疑,甚至是打压。”
“比如王孝儒,他虽然是太傅,但是手中并无实权,没有受到重用...”“可是在南洋,王孝儒的话,就是圣人之言,就是金科玉律。”
“其他大儒,也皆是如此。”
“他们每一次讲课,国主们都要赏赐给他们大量的土地,以及金银珠宝。”
“现如今,光是王孝儒名下的土地,就超过十万亩,应该比你们王家加起来还要多吧!”
听到这番解释,所有人都懵了。原来是这样。正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王孝儒为什么在南洋过的很开心,甚至乐不思夏。一来,他在南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二来,他在南洋,仅凭着讲学,就能获得国主们的大量赏赐,收益极其惊人。如此名利双收,不是每个读书人梦寐以求的事吗?至于在大夏,还是南洋,在这庞大的利益面前,还重要吗?让众人震惊的是。南洋的国主居然送给王孝儒十万亩土地?那可是能够产三季稻的良田啊!他们难道全都是冤大头不成?“十...十万亩地?”
王致远听到这个数字,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也太夸张了!等同于大夏一个县的面积了。王家辛辛苦苦坑蒙拐骗,用各种手段兼并土地,也远远没有十万亩地。要知道。其实,王致远一直都瞧不起王孝儒,认为他就是个书呆子。现如今。这书呆子,靠着在南洋讲学,居然在短短几年内,就成为坐拥十万亩地的大地主。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人生无常,变幻莫测!诸葛云恍然大悟,道:“王太傅,在南洋,居然成了大地主!难怪,他在信的结尾提到,可以来王家人迁徙南洋,替他来管理这些土地...”听到这话。王致远心如死灰。他本来能指望的,只有王孝儒。结果,王孝儒在南洋发迹,有了大量土地,虽然可以雇佣当地土人来种植,却苦于没有人管理。要知道,管理土地,其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至少,王孝儒这读书人,不擅长干这种事。于是王孝儒自然而然,就想到了王家人,期望他们能够迁徙南洋,来帮自己减轻一些压力。总而言之。王孝儒并未向皇上求情,期望他网开一面,免除王家人迁徙南洋的罪过。恰恰相反。最希望王家人迁徙南洋的,正是王孝儒。苏放笑道:“南洋确实是宝地!你们去了自然会知道!哪怕是寻常大夏百姓,到了南洋,也是人上人!”
“那里的土地肥沃,人力低贱,而且能够种植蔗糖、烟草,以及各种香料。”
“你们这些士绅到了南洋,等同于老鼠掉进米缸里,就偷着乐吧!”
“结果,你们还误会皇上,觉得皇上是流放你们。”
“我要是你们,早就跪地谢恩,感谢皇上给你们这个绝佳的机会...”江南士绅们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他们若是一穷二白的寻常百姓,也许真的会去南洋搏一把,碰一碰运气,说不定就真的飞黄腾达了呢?可是,他们都是底蕴深厚的高门大族。不用去南洋,他们在大夏,也是人上人。无论皇上和苏放说的再好听,让他们放弃现有的家业,去南洋白手起家,他们当然是一百个不情愿的。但形势逼人,事到如今,他们也只能跪在地上,哭丧着脸:“草民...谢过皇上隆恩!”
秦昊的脸上,露出笑容:“看来,你们终于知道南洋的好!既然如此,事不宜迟,朕就先把你们送去南洋再说。”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九五至尊》转载请注明来源:151看书网151kanshu.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