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红英打从当年跟着儿子离开下河村,就再不曾见过这个孙子了。
刚开始那些年是不大在意,可等他们发现刘青山已经不能再生的时候,刘刚已经去了外地求学。因为家贫的原因,他连过年都不曾回来,多是在各处打工筹学费。
因为年节时候打工的工资会更高一些。
再后来入了伍,回来的时间就更不固定了。
但虽然没见到人,但是大孙子出息了的事情,她是知道的。刘刚在下河村也算是名人了,这么多年,村里除了村长书记哪里出过别的当官的啊。
当个兵都够家里人自豪了,更何况刘刚还是军官。
越听刘刚混得出息,郭红英和刘坚就越想把这大孙子认回去。如今好不容易逮着真人,她哪里舍得无功而返。
可是刘家的宴席还没结束,当着这么多村人的面,她也实在不想再去被傅春萍骂一顿。这女人现在仗着儿子也出息了,居然敢和自己对骂了,而偏偏她还得顾忌着点,不敢把关系弄得更紧张。
毕竟她还是想要和刘刚和好的。
走吧,舍不得,现在去找人她又不敢。于是这事儿就这么僵持住了,她在附近寻了个背风的地方坐下来,寻找着机会找刘刚谈谈。这一等就等到了刘家开席。
回门宴都已经过去,宾客其实走了大半,留下来的多是亲人和村里的人。只等晚上吃过以后,把一些卖相好的剩菜给来相镇的人带走,再分点烟,这场婚礼就算结束了。
这个时候,可没有人会嫌弃剩菜。在这缺吃少穿的年代,油水实在是太少了。
郭红英中午吃得早,这会儿闻到饭香自是饥肠辘辘,探头探脑地看了好几回。却只见刘家院子里,宾客觥筹交错,压根儿就没人搭理她。
别说刘刚了,就连刘金她都没瞧见。
村里倒是有人看见她,但愣是没人过来和她搭话,又气又饿的她看看日头,知道回城的末班车差不多要开走了,也只能无奈地起身,想着明儿再来。
毕竟明天没什么客人了,想要和刘刚说几句贴心话应该也更容易些。
在楼上看着郭红英灰溜溜离去的身影,刘金很是满意,兴冲冲地去跟傅春萍报告。
傅春萍就一个字:“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