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五章 七月十五,鬼门大开【1 / 2】

夜幕降临。

终于在天黑前赶到了一座小镇。

小镇不小。

有酒楼,有客栈,甚至有赌坊。

蜀人爱耍,世人皆知。

常言道:少不入川,老不出蜀。

其中少不入川有两种说法。第一是说在远古时代,蜀川一带在未开发之前,是蛮荒之地。蛮荒之地恰是各朝各代朝廷流放犯人的最佳地点。皇帝用此以来惩罚有重大过错的犯人。据说,秦始皇当年就想把吕不韦流放到四川,结果吕不韦在半道就病死了。当然,吕不韦是“途中饮鸩自尽。”正因为蜀川落后,穷乡僻壤,人们才会劝诫大家不要在年少的时候去四川,这里信息闭塞,文化落后,想成就一番事业很难!

第二恰恰相反,是说四川是天府之国,山川秀美,物产丰富,吃喝不愁,而且美女如云。倘若少年入川,即使胸怀天下的伟大志向,也会在这样的温柔中流连忘返,乐不思归,被消磨殆尽!从此便浪费了一身的才华和青春,平淡的走完一生,难成大事!所谓英雄气短儿女情长!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老不出蜀则简单多了。因四川属盆地地貌,物产丰富,人多地博,这也造就了当地的饮食文化以及娱乐文化非常发达!人们在这里的生存成本非常的低,生活压力也很小,还可以悠闲地玩耍,品茶、赌博、摆龙门阵,享受“悠哉游哉”的生活。简直是颐养天年的天堂!

经询问小镇名曰“柳树镇”,是射洪县衙的驻地。

众人心道怪不得此镇繁华如斯,原来县老爷也住这儿!

至于射洪县的历史可谓滔滔江水老长了,换言之,悠久。

昔年秦惠文王灭巴、蜀两国,设置巴、蜀两郡。西汉迁巴、蜀郡置广汉郡,领辖广汉十三县。广汉县和郪县的分界线,东西以涪江和梓潼江为界,即涪江以东和梓潼江左岸地区为广汉县。涪江西岸和梓潼江右岸地区为郪县。

西汉末年,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王朝,改益州为庸部,改广汉郡为就都,改广汉县为广信县。昔时射洪县境分属广信和郪两县。

东汉时刘秀掌权又恢复益州,广汉郡,广汉县名,东汉末年,射洪县境仍属广汉,郪两县。

至三国蜀汉后主建兴二年分广汉郡四县置东广汉郡。郡治广汉县。西晋武帝太康六年废东广汉郡,复置广汉郡。东晋穆帝永和三年罢德阳郡,置遂宁郡,恭帝元熙二年刘裕夺取晋王朝政权建立刘宋王朝,分广汉郡置新城郡,郡治北伍城县领辖北伍城,怀归两县。刘宋泰始五年改遂宁郡为东遂宁郡,郡治巴兴县。广汉县隶属东遂宁郡。

萧梁王朝撤郪县并入北伍城县。新城郡领北伍城县。到了南齐改北宕渠郡置西宕渠郡,析广汉县,置通泉县。领辖广汉,通泉两县。

西魏宇文泰平蜀,恭帝二年分北伍城县,置射江县隶属昌城郡。据记载西魏恭帝时改西宕渠郡为涌泉郡,并移郡治于涌泉县领辖涌泉,广魏两县。

北周又改射江县为射洪县,射洪得名自此始!即北周之后射洪县的县名沿用至今。

隋文帝开皇三年罢郡置州,涌泉郡,昌城郡被废,改通井县为通泉县,并光汉县入通泉县。

射洪、通泉两县隶属新州。开皇十八年改新州为梓州,射洪、通泉两县属梓州。炀帝大业三年罢州置郡,射洪、通泉两县属新城郡。

唐高祖武德元年改新城郡为梓州,射洪、通泉两县属梓州。玄宗天宝元年改梓州为梓潼郡。乾元元年复改梓潼郡为梓州。射洪,通泉两县隶属未变。

射洪县号称“四多县”。

一是乡镇多,有太和镇、大榆镇、广兴镇、金华镇、柳树镇、太乙镇、金家镇、复兴镇、天仙镇、仁和镇、青岗镇、洋溪镇、香山镇、明星镇、涪西镇、陈古镇、凤来镇、潼射镇、曹碑镇、官升镇、瞿河乡、伏河乡、青堤乡、双溪乡、文升乡、万林乡、太兴乡、东岳乡、金鹤乡、玉太乡等三十多个乡镇。

二是民族多。这里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侗族、瑶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将近二十个民族分布。

三是人口多,共一万三千户,七万人,占遂州的三分之一。

四是美食多,有香酥鸭、五香果汁牛肉、麦地纳五香牛肉、手撕牛肉、果子牛肉、薄饼、五香豆腐干等名吃。

此外射洪水运发达,有涪江、梓江两条两条航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