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大捷(五)【1 / 2】

听着广播里播音员压抑不住的激动声音,蒋介石心满意足的关上收音机,徐州战役的胜利实在太有必要了,南京失守后失败主义情绪在政斧内蔓延,战必大败的论调再度抬头,低调俱乐部人头汹涌,一股要求与曰本停战议和的论调在暗中高涨,徐州大捷给了这些人当头一击。

除了对国内的影响,徐州大捷在国际上也产生让蒋介石非常意外的反应,就在中岛被歼的第二天,宋子文就从美国发来电报,报告罗斯福总统接见了他,此前尽管宋子文再三要求,别说罗斯福,就算国务卿赫尔也见不到。在与罗斯福见面后,宋子文又与国务卿赫尔进行了商谈,赫尔代表美国政斧同意向中国提供五千万美元的难民救济贷款,另外同意秘密向中国提供两千万美元的武器弹药。

宋子文在美国取得突破不久,蒋廷黻在苏俄也取得进展,苏俄方面同意向中国提供五千万卢布的无息贷款,免费提供三千万卢布的武器弹药,同时加强与中国方面的军事合,中俄两国签订秘密军事合协议和经济合协议,提供无息贷款援助中国修建经西安兰州到疆省伊利的铁路和公路,扩大苏俄军事顾问团,不过苏俄也要求中国方面提供雷达技术。

让蒋介石非常意外的是德国的态度也悄然有所改变,希特勒召见了中国驻德大使同意加快向中国转让云南的钢铁厂和四川云南的坦克厂设备,但中国最想要的bf109却拒绝提供。

看看屋内无人,蒋介石伸了个懒腰,又重新把收音机打开,播音员充满激情的声音再度填满屋内,陈布雷和林蔚推门进来,见他的样子,便笑着说:“委员长,真是空前大捷,大快人心呀。”

“畏垒先生,蔚文,坐,坐下说。”

尽管想保持矜持,可蒋介石还是忍不住露出笑脸:“有什么事吗?”

“委员长,最近[***]发表了《论持久战》,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中央曰报想要转载。”

陈布雷说:“您看是不是可以转载?”

蒋介石淡淡一笑:“这篇文章我也看过,与蒋百里先生前年发表的国防论差不多,就没有必要专门转载了。”

说起论持久战,蒋介石心里就有些不舒服,持久战的思想最早是庄继华提出来的,1932年他刚回来在憩庐时就提出了这个战略思想,后来蒋百里又在国防论中详细论述了持久战战略,提出在中国地势的第二棱线(湖南西部,湖北西部,陕西东部)与曰军长期相持,明确提出“无论胜也好败也好,都不要他讲和”,但在大公报发表的国防论却没有引起多大反响,只是受到专业人士的重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