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老规矩【1 / 2】

151看书网【151kanshu.com】第一时间更新《穿在1977》最新章节。

第462章

老规矩

与白浪湖生产队那个纯天然的大湖泊不同,卢家湾的小池塘,基本上都是通过改造低洼地形成的,地势比水田还低。

一个池塘,大的也只有一亩多面积,小的还不到三分地,这样的小池塘在卢家湾和其他3个生产大队都很普遍,几乎每个小队都有十几個这样的池塘,但是加起来也不过十来亩的水面。

然后在大生产的背景下,这些池塘全都被改造成养鱼的鱼塘,鱼塘的产出,也成为生产队的重要收入之一。

可惜,南湖公社还有个白浪湖,论卖鱼,谁都争不过他们,毕竟人家可是专业的。

所以卢家湾这些鱼塘里养的鱼,能卖出去的其实很少,除了供销社照顾性质的过来采购一部分大鱼,其他小一些的,基本上都是分给社员们当福利品。

在以前,这些鱼也是社员家庭最常见的肉食,因为自家养大的猪,绝大部分都会被卖掉,只留几斤过年。而这些卖不掉的鱼便用盐腌上、风干,家里孩子嘴馋了,或者来客人了,便取一条做着吃。

所以这些鱼塘,又寄托了社员们对肉的渴望。

尽管今年卢家湾的日子好过了许多,但对鱼的渴望这种习惯,还是保留了下来。

下面的池塘里,抽水机已经停止轰鸣,三十多个壮劳力踩进还有不少水的池塘里,拿抄网卖力地抄鱼。

这种抄网可不是钓鱼用的那种小抄网,而是两根竹竿挑起一张渔网,渔网的两端系在竹竿顶上,一边加了铅坠,另一边加浮漂,这样将竹竿捅进水里,一边下沉一边上浮,就能形成一张大口,将鱼都吞进网里。

又由于挑起来的时候像一弯月亮,所以也叫月亮网。

(月亮网)

月亮网是这边渔民们打渔最常用的工具,即便不放干水,只要能找到鱼群,一网下去也能大丰收。

当然,干水之后技术难度更低,简单概括,便是“有手就行”。

要不然也不会有这么多人一起下水捕鱼。

此时水塘的水已经抽掉大半,绝大部分鱼儿都集中在池塘底部的水洼里,这一网抄过去,便是满满一网鱼,然后再连鱼带泥卖力地往岸上拖。

陈凡好奇地看着下面。

他不是看捕鱼,而是看社员们身上的水靠。

这些水靠跟后世的水靠不太一样。

众所周知,水靠是用橡胶做成的,就和雨靴的材质一样,最大的作用是防水。

可这时候的橡胶贵啊,甚至被列为战略物资,即便是最常见的雨靴,价格也很是可观。

所以这年头的水靠,只有最下面的鞋子部分是橡胶,从鞋子往上,却是同样可以防水、但极其笨重的油布。

嗯,就是货船和解放大卡车上常用的那种。

一大张油布穿在身上,可想而知有多重。

即便如此,这样一件水靠也不便宜。

而眼前陈凡看见的,竟然就有三十多套,他不禁问道,“咱们队里什么时候买了这么多水靠?”

以前的卢家湾6队肯定买不起,可是现在买得起了,也没必要买这么多啊!

杨书记正盯着下面的情况,听到陈凡的话,先是愣了一下,等反应过来,便摆手笑道,“这些水靠都是上个月买回来的,不过不全是我们小队买的,而是各个小队一起找供销社订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