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雍扬新政

更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51看书网151kansh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陈昂在雍扬呆了十日,直至五月十一日,方携着漱玉返回宛陵。此时,东海战事基本平定。驻守于毗陵、益阳、泰如一线近二万的白石军在曾益行、卫伯涯、席东野等人率军连续打击下,于五月四日撤离东海境内,只余下六千人得以返回白石。

经历长达一年的东海战局,白石军战前共有八万精兵,战后仅余二万多。普济海匪登陆东海八万精兵,战后不足万人返回,从此以后普济海匪再无大规模登陆作战的能力。

东海三族之首梅族经历此战实力严重衰退,战力只及得上战前的十分之一,同样位居东海三族之列的泰如席家实力也是大减,不及战前一半。只有宛陵陈族如新生恒星在河东五郡大放光彩,势力扩全东海全境,成为江淮平原上的新兴霸主。

五月十二日,以梅立亭、刑坤民为首的雍扬新锐将领请求进入永宁郡白石境内作战,被子徐汝愚驳回。

五月十三日,徐汝愚签发《流民安置令》与《战后荒地处置令》,废除以往世家占据战后荒地售于流民的惯例,承认战前流民所持地契的权益,地契遗失者,凭雍扬户籍每人补田三亩,无主荒地由都尉府统一收回,分赏于守城将士,其余荒地用来抵还战时强制发行于各世家及一等户的军债。

为保障普通军士的利益,规定分赏之田三年内不得交易。提倡世家废除家奴交易,鼓励雇佣流民耕种军债荒地。

战前雍扬登记造册的户籍共有一百九十六万丁,战后只余一百六十万丁,雍扬都尉府收回良田九十余万亩,守城将士分去三十万亩,作为军债的六十余万亩分封各世家。

以江淮平原的地价,沃土水田亩值三金,旱地亩值一金,世家所得良田,堪堪抵得军费消耗,战时各世家的损失俱未得到补偿,并且在此役中崛起的雍扬新贵宿帮、龙游帮、青埔帮、延陵帮等势力也未获得重大利益,《流民安置令》与《战后荒地处置令》的推行,受到各世家与新兴势力的联合抵制。

梅铁蕊将数十封书简一齐推到徐汝愚的面前,说道:“这些都是言说《流民安置令》与《战后荒地处置令》在各处所遭遇的阻力,都尉大人,五月将末,流民均已返乡,若再不能及早处置得当,误了农时怕是会酿成大祸。”

徐汝愚冷享一声,转身负手而立,良久缓缓说道:“你梅族是何意见?”

梅铁蕊一愣,望了望在座众人的面上神色各异,欲言又止,思虑再三,方回道:“梅族支持都尉大人的决议。”

许道覆小心翼翼的说道:“宛陵、毗陵、泰如三府都是采取旧制,惟独雍扬一府推行的《流民安置令》与《战后荒地处置令》,阻力再所难免,不若……”

“不若什么……”徐汝愚情知若是让他开口说出貌似折中实则废除《流民安置令》与《战后荒地处置令》的建议,再出言反驳,所受阻力将会更大,所以打断他的话,说道:“难道你有更好的办法来抚慰战事罹难带来的创伤?”

许道覆蓦然听出他话中暗责雍扬世家叛盟导致东海战祸的意思,心想:雍扬各世家若是再从战乱中获益,势必招致宛陵方面的责难,想到这里背脊上渗出冷汗来,这时才明白梅铁蕊甘触众怒支持徐汝愚便是有这层用意在内,虽说不甘心,但也知道自己再不能就此多发言,只希望别人能极力反对。

许道覆唯唯诺诺的退下,暗中挥袖拭了拭额头密致的汗珠。众人见许道覆如此,也不愿再出头,俱想:这事拖下去,也就不了了之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回到84,成了乔丹一生之敌!》《大将》《馥欲香片》《庆余年:范府大宗师》《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伪装大佬那些年》《泼刀行》《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1978合成系文豪》《撞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