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杀鸡【1 / 2】

茶渐浓提示您:看后求收藏(151看书网151kanshu.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河右之地,在凉州内一直都很特殊。

自从河西之战后,汉武帝将归降的匈奴浑邪王、休屠王部落族人,内迁安置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与云中五郡后,重新填满河西走廊的人口成分也演变出独特的风格。

那时,河西走廊除了残留的匈奴部落,还有逐渐渗透过来的羌人部落,以及戍守边地的将士卸甲归田。

但成分比率最大的,却是“徙民实边,使远方无屯戍之事”的举措。

大量的囚犯、罪吏、商贾或浪荡子等等,被强制迁来屯垦戍边,形成保存自身性命与为国构筑边关防线融为一体。

这些人迫于生存,不可避免养成了“抱团取暖”的观念。

后来,又有一些人通过耕读、军功或丝路利益发迹,形成豪右、大人、酋首等“强者称雄、弱者徒附”的形态。就如南中之地的“南人”一样,内部同气连枝自成一体,鲜与外部势力连通、不信任外人。

哪怕后来汉献帝复置雍州刺史部,让凉州仅剩下河西走廊、金城与西平郡,河西同样与河湟不相容。

羌胡杂陈,是凉州的特色。

人们也历来以河西主胡、其余郡主羌氐来分隔。

但河西的“胡”,并不是单纯的特指匈奴、月氏、秦胡等部落。

而是但凡在河西走廊繁衍生息的非汉家黎庶,哪怕是迁徙而来的羌人部落,也都一并被称之为胡。

如在武威与张掖二郡之间的卢水胡,得名的缘由是依着卢水流域繁衍生息,部落的构成可不仅仅是胡人。

这种复杂的特性,让河西人们的奋争,大致可归类为四种。

其一,是求温饱能继。

黄沙遍地,唯有依着河流水域方能生存的地方,温饱问题尤其严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